代表日本傳統文化的「茶道」,是透過沏茶與品茶的過程,學習禮儀與待客之心的深奧藝道。
它不僅僅是飲食的場合,庭園、茶室、茶具與禮法皆和諧共存,被稱為一種完整的空間藝術。
茶道背後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獨特的用語與動作凝聚了日本人的美學意識與價值觀。
本文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初學者解說茶道的歷史、基本用語與禮法,並介紹其魅力所在。
1. 日本茶道
茶道是依循日本傳統樣式,由主人沏抹茶招待賓客,賓客則在接受款待的同時靜靜品味的文化。它不僅僅是飲食的場合,點茶的動作(沏茶的一系列動作)、禮儀作法、庭園與茶室的布置、茶具的選擇,甚至和菓子與懷石料理都融為一體,可說是一種綜合藝術。茶道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透過沏抹茶的一連串過程讓心靈沉靜,也成為審視自我的機會。
茶的文化原本在貴族與僧侶間流傳,後來傳承至武士與商人,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普及至一般庶民與女性。現今以裏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為中心,可在眾多茶道教室學習。茶道體現了「待客之心」的日本文化,至今仍作為連結人與人的重要交流場所被傳承下來。
2. 日本茶道的歷史
茶從中國傳入,據說平安時代最澄與空海從唐朝帶回。當時的茶是團狀固形的「團茶」,在貴族與僧侶間被視為珍品。進入鎌倉時代後,臨濟宗僧侶榮西從宋朝帶回茶種,並在著作《喫茶養生記》中闡述茶的功效而廣為人知。他的弟子明惠在宇治推廣茶葉栽培,奠定了現今宇治茶的基礎。喝茶的習慣逐漸普及至武士與庶民,茶會與稱為「鬥茶」的遊戲也開始流行。
到了室町時代,將軍與大名之間盛行使用中國高級茶具「唐物」舉辦豪華茶會。然而,村田珠光針對此提出重視日本獨特的質樸與精神性的「侘茶」。這種思想由武野紹鷗繼承,再由弟子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時代集大成。利休使用簡樸的茶室與日常道具,完成了不僅重視形式、更重視心靈交流的茶道。
江戶時代「茶道」一詞正式確立,發展成被幕府採納為正式儀禮的文化。之後,千利休的子孫創立了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以多元流派的形式持續守護茶道傳統。現代茶道作為體現「待客之心」的文化被傳承下來,在國內外都受到高度關注。
3. 日本茶道的用語
茶道由茶室的布置、庭園的景觀、供應賓客的茶點,以及沏茶本身所構成。要理解茶會的流程,掌握服裝、庭園、茶室、道具等基本用語非常重要。
3-1. 服裝
在茶道中,花俏的服裝與濃烈的香水會損害茶與香氣,因此應避免,以清潔且低調的裝扮為宜。女性若穿和服,以色無地或小紋為基本,練習時也適合聚酯材質。若穿洋裝,長袖上衣搭配及膝長裙較為保險,準備白襪會更安心。男性多穿著有家紋的和服或西裝參加,足袋或襪子務必換成乾淨的,這是禮儀。
飾品與花俏的指甲會損傷茶具,也會妨礙動作,因此應取下,也應避免使用香水。以沉穩的服裝重視茶席氛圍是必要的。
3-2. 庭園
傳統茶室被庭園環繞,建造上重視靜謐與簡樸。會避免花俏的顏色與香氣濃郁的花,鋪設自然石的小徑、用於淨手的手水缽與石燈籠增添雅趣。這種茶庭被稱為「露地」,由千利休發展為體現「侘寂」的場所。露地設有腰掛待合與蹲踞等,賓客在進入茶室前調整身心。
另一方面,現代茶室許多並無庭園,都市地區會在有限空間中巧妙設計簡樸的通道。庭園不僅是景觀,更是在參加茶會前淨化心靈的重要元素。
3-3. 茶室(和室)
茶道在鋪有榻榻米的茶室中進行,賓客入口刻意做得較低,是為了讓人彎腰進入以示謙遜。茶室設有壁龕(床之間),裝飾掛軸與時令花卉,賓客正坐行一禮後欣賞這些擺設以調整心境。主賓坐在最靠近壁龕的位置,並依年長者或身分依序決定座位,這也是特色之一。
香盒與花的擺放位置等也有細緻的作法,基本上壁龕左側擺花,右側擺香盒。典型茶室配有爐、屏風、主人專用入口,整體體現靜謐簡樸之美。
3-4. 道具
茶道有專門為茶會代代相傳的道具。每件道具都有其作用,使用方法與處理方式也有規定的禮法。代表性的道具如下:
- 茶碗:用於沏抹茶與品茶的容器
- 棗:盛裝抹茶的容器
- 茶杓:舀抹茶的竹製匙
- 茶筅:竹製打泡器,用於沏抹茶的道具
- 柄杓:舀水或熱水用的竹製杓子
- 釜:煮水用的鐵鍋
- 袱紗:清潔茶具的布
- 懷紙:享用茶點時使用的紙
這些茶道具不僅是實用品,更是表現格調與美學意識的重要元素。
4. 日本茶道的禮法
茶道在尊崇靜謐與和諧的氛圍中,禮儀作法最為重要。賓客在享用茶點或茶時也須遵循細緻的規矩,對主人與其他賓客表示敬意。以下介紹喝茶的方式與吃茶點的方式。
4-1. 茶點的吃法
在茶會中,品茶前先吃茶點是禮法。當主人說「請用茶點」時,須行一禮並說「我領受了」,向旁邊的賓客說「我先用了」後再取用。不要直接從點心器皿送入口中,而是先放在懷紙上,左手托著懷紙,用右手享用。
生菓子的情況下使用點心切或楊枝,切成一口大小靜靜享用。吃完後將懷紙折疊起來,帶回去處理是禮儀。茶點基本上在品抹茶前吃完,甜味與抹茶的苦味巧妙調和。這一連串的動作蘊含了對主人的敬意與對其他賓客的體貼,體現了茶道重視場域和諧的精神。
4-2. 茶的喝法
在茶道中,以敬意與感謝之心享用主人用心沏的茶是基本原則。首先向旁邊的賓客說「我先用了」,向主人行禮並說「領受您的點茶」。用右手取茶碗,放在左手掌心並以右手扶著,輕輕抬起以示感謝。 為避開正面的圖案,將茶碗順時針轉兩次後再喝。喝茶不要一口氣喝完,以三口半為理想,靜靜品味茶的滋味。最後一口發出聲音吸盡,表示對主人辛勞的慰勞之意。
喝完後,用右手的拇指與食指擦拭飲口,再用懷紙清潔。 之後將茶碗逆時針轉回,使正面朝向主人後放下。這些動作一一都是禮儀作法,展現對茶碗與點茶的尊重之心。
總結
茶道是融合沏抹茶的動作、禮儀作法、茶室與庭園的布置、茶道具、和菓子等的綜合藝術,是以禪宗思想為背景、調整心靈的文化。從中國傳入的喝茶文化,透過千利休的「侘茶」發展成重視精神性的茶道。現代以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為中心被傳承下來。
茶會中須注意服裝與庭園的布置,在茶室內重視正坐與行禮。茶碗、棗、茶筅等道具也受到珍重對待。在禮法上,用懷紙享用茶點,抹茶則懷著感謝之心以三口半品味,透過動作向主人與其他賓客表達敬意。
※本文基於2025年10月時點的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