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是什麼?一併介紹穿著時搭配的物品

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是什麼?一併介紹穿著時搭配的物品

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是承襲悠久歷史與文化的民族服裝。與西式服裝不同,和服的獨特結構是將一反布料以直線縫製,再用腰帶束緊而完成。振袖、留袖、訪問服、浴衣等依用途和身份而分為不同種類,搭配腰帶、草履、木屐等配件可展現多樣風貌。

本文將詳細解說和服的歷史、與西式服裝的差異、代表性種類,以及與和服一同使用的物品。

1. 日本傳統服飾「和服」是什麼?

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飾,是經由悠久歷史傳承下來的民族服裝。不像西式服裝以立體方式製作,和服的特徵在於將一反布料裁剪、縫製而成的平面結構,以腰帶束緊後即完成服裝。因為解開後可還原成布料,具有高度再利用性,也可說是兼顧環保的服裝。

正因為形狀簡單,染色和織紋的圖案表現得以發展,凝聚了四季自然與日本人的美學意識。振袖、訪問服、小紋等種類豐富多樣,依年齡和場合而改變裝扮也是其魅力所在。根據與腰帶及配件的搭配方式,印象會有很大變化,作為映照穿著者個性與感性的文化象徵,至今仍廣受喜愛。

1-1. 和服的歷史

「和服」這個詞原本意指「穿的東西」,過去泛指所有衣服。自明治時代西式服裝傳入日本後,「和服=日式服裝」的認知逐漸確立,現在作為指稱日本傳統服裝的用語。

關於和服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接近現代樣式的形態據說始於平安時代。當時依身份和地位嚴格區分顏色與圖案,貴族女性層層穿著和服的十二單最為知名。透過下襬配色來展現美學意識和教養的文化也隨之流傳。

之後到了江戶時代,和服在庶民之間也開始普及,即使在素材和顏色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仍透過腰帶的綁法和花紋來表現個性。 進入明治時代後,因西化政策在正式場合提倡穿著西式服裝,洋裝逐漸普及,但直到戰後,和服仍被廣泛作為日常服飾使用。現在則作為在特殊活動或喜慶日子穿著的禮服,以象徵日本文化的形式傳承下來。

1-2. 和服與西式服裝的差異

和服與西式服裝的最大差異在於「製作方式」與「設計」。西式服裝以立體剪裁修飾身體線條,在肩部和腰部加入曲線等,強調輪廓為其特徵。一般會使用鈕扣或拉鍊製作複雜造型,使之貼合身體。

另一方面,和服以直線為基礎採平面結構製作,甚至不存在「肩膀」的概念。放在地板上時能保持平坦整齊的形狀,以腰帶固定在身體上即完成。此外,由於是用一反布料製作,容易重新縫製,即使體型不同的人也能穿著,具有靈活性。因此,一件和服也可能跨世代傳承。

西式服裝以立體設計固定形狀,而和服則是展現布料本身的美感與圖案,會因穿著者的個性和感性而呈現不同韻味,這可說是兩者的最大差異。

2. 和服的種類

和服依穿著場合和身份有各種不同種類。未婚女性的第一禮裝振袖、已婚女性的正裝留袖、不分格式廣泛使用的訪問服、夏季日常服飾的浴衣等,各有其特徵與功能。以下介紹代表性的種類。

2-1. 振袖

振袖被視為未婚女性的第一禮裝,特徵是袖長的華麗和服。依袖子長度可分為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三種。

大振袖的袖長約114公分,是格式極高的裝扮,也會在婚禮或喜宴的更衣環節作為新娘禮服使用。中振袖的袖長約100公分,常被選為成人禮、謝恩會等年輕女性重要場合的服裝。小振袖的袖長約85公分,適合茶會或派對等較休閒的場合。

所有振袖基本上都會搭配袋帶,而腰帶的綁法沒有固定形式,可依編排方式享受多樣表現,這也是其魅力所在。

2-2. 留袖

留袖是已婚女性穿著的和服中格式最高的禮服,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兩種。黑留袖是黑底加上下襬圖案的正式和服,在婚禮上由新郎新娘的母親或親屬等特定身份者穿著。

另一方面,色留袖使用黑色以外的底色,不分未婚已婚都可穿著,常在作為親屬或賓客出席婚禮等場合時被選用。兩者都以下襬圖案為特徵,可透過與腰帶及配件的搭配營造華麗感。 作為展現格式與身份的正式禮服,用於特殊場合是留袖的一大特徵。

2-3. 訪問服

訪問服是次於振袖和留袖的高格式準禮裝和服,特徵是不分未婚已婚都可穿著。最大特徵在於圖案配置,花紋從領口到肩部、袖子、下襬連貫呈現,兼具華麗與品格。與僅在下半身有花紋的色留袖不同,上半身也有圖案裝飾,因此在視覺上給人豪華的印象。

腰帶一般會搭配格式較高的袋帶,可在維持格式的同時享受時尚樂趣。不論是婚禮、訂婚、入學典禮、畢業典禮等正式場合,或是觀劇、餐會等較休閒的場面都能活用,是萬能的一件服裝。

2-4. 浴衣

浴衣是夏季最受歡迎的和服,是祭典、煙火大會等季節活動不可或缺的存在。 格式上屬於最休閒的類別,可作為日常服或時尚服飾輕鬆享受。使用薄而透氣的棉或麻等布料,特徵是直接穿在肌膚上。

腰帶一般會搭配半幅帶,基本款式是穿木屐而非草履。過去曾作為浴後衣物或睡衣使用,但在現代作為夏季定番時尚展開多樣色彩與花紋,深受男女及各年齡層的喜愛。浴衣的穿著方法相對簡單,也推薦作為和服的入門款式。

3. 與和服一同穿著的物品

和服並非單獨就能完成,需搭配內衣、腰帶、草履、木屐等一同穿著。這些物品不僅能讓和服更顯美麗,也是支撐穿著者舒適度與機能性的重要元素。了解各自的功能後,能更加享受穿著和服的樂趣。

3-1. 內衣

穿和服時,基本上會穿著直接接觸肌膚的「內衣」。 代表性的有肌襦袢和裾除,扮演西式服裝中上下內衣的角色。具有防止汗水和皮脂直接沾附到和服上,並讓穿著更舒適的作用。此外,足袋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不僅能保持足部清潔,在穿草履或木屐時還能讓雙足看起來更美。

其他如腰紐、伊達締等配件也很重要。 腰紐用於固定長衣,伊達締用於整理和服的輪廓。這些內衣和配件雖是看不見的部分,但卻是保持和服外觀美麗且穿著舒適的必要存在。

3-2. 腰帶

穿和服時不可或缺的就是「腰帶」。 腰帶不僅將和服固定在身體上,更是大幅影響整體印象的重要物品。 此外還有整理腰帶周圍的配件「帶揚」與「帶締」。

帶揚包覆並隱藏帶枕,負責將腰帶的綁法整理美觀,同時從腰帶上方若隱若現的部分成為點綴,讓穿著印象更加華麗。帶締是牢固支撐腰帶的繩子,賦予結目穩定感,同時可透過顏色和材質享受時尚樂趣。

在正式場合會使用白色或金銀色等符合格式的選擇,訪問服或振袖等也可作為對比色搭配。 腰帶與腰帶周圍的配件可說是襯托和服姿態的重要元素。

3-3. 草履

草履是相當於西式服裝中鞋子的和服用鞋類。呈小判型底座穿上鼻緒的形狀,穿著時腳跟稍微露出的大小最為適當。草履底座的高度基本上依用途選擇,正式場合適合4至6公分高度的款式,顏色也常使用以白、金、銀為基調的樣式。特別是禮裝中,底座與鼻緒的顏色花紋統一會呈現一體感,給人更高格式的印象。

另一方面,日常使用的草履高度約3至5公分,可自由選擇底座或鼻緒的顏色花紋是其魅力所在。搭配休閒和服時,可選用明亮色彩或花紋款式來享受時尚樂趣。草履不僅外觀重要,穿著舒適度與穩定感也是重要關鍵。

3-4. 木屐

木屐是在木製底座上裝鼻緒的和服用鞋類,自古以來就被日常使用。與草履一樣有鼻緒,但草履用皮革或布料製作也可用於正式場合,而木屐則是木製,底座底部有稱為「齒」的突起,因此被視為更休閒的鞋類。

主要在穿浴衣、夏季祭典、煙火大會等場合穿著,作為夏季風物詩也深受觀光客歡迎。女用多為圓潤造型,男用多為方形等,外觀上也各有特色。

總結

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裝,特徵是以直線縫製並用腰帶固定。歷史上現今的形式源於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在庶民間普及。種類豐富多樣,有未婚女性第一禮裝的振袖、已婚女性正裝的留袖、準禮裝且廣泛穿著的訪問服、夏季定番的浴衣等。

此外搭配肌襦袢、足袋、腰帶等配件,以及足部的草履或木屐後才算完成。依格式和用途選擇方式不同也是一大魅力。

※本文根據2025年10月時的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