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城是由加藤清正建造的堅固城池,以其堅實結構聞名,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2016年4月的熊本地震造成重大損害,天守閣已修復完成,但目前仍持續進行復原工程,其雄偉姿態令眾多遊客為之動容。本文將整理介紹熊本城的歷史與看點、交通方式、入園費用及門票資訊等有助於參觀的實用資訊。詳細解說天守閣、本丸御殿、宇土櫓、石垣群等不容錯過的名勝魅力。請作為熊本觀光的參考,敬請瀏覽。
1. 什麼是熊本城?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 熊本城【公式】 (@kumamoto_castle) July 21, 2025
夏休みが始まったみたいですね。
宿題は計画的に🎯
今週末は熊本城周辺で夜市も開催されますよ〜〜! pic.twitter.com/kxDMYbuERP
熊本城位於熊本市中心,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以其堅固的建築結構與美麗的石垣聞名。 廣闊的園區內設有天守閣、本丸御殿、宇土櫓等設施,春季約有800棵櫻花盛開,也是著名的賞櫻勝地。
現在的天守閣於1960年以鋼筋混凝土重建,外觀與內裝都精確重現了當年的面貌。2016年的熊本地震中,城池廣泛區域遭受重大損害,特別是石垣與長塀等重要文化財受到嚴重破壞。熊本市於2018年制定熊本城復原基本計畫,在保護文化財價值的同時推進修復工程。天守閣於2021年重新對外開放,成為復興象徵,吸引眾多觀光客造訪。
另一方面, 崩塌的石垣與建築物目前仍有許多尚未修復,復原工程預計於2052年完成的長期計畫。現在設有特別參觀通道,可以近距離觀看修復現場。這是能夠親眼見證熊本城變遷過程的珍貴機會。
2. 前往熊本城的交通方式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 熊本城【公式】 (@kumamoto_castle) January 25, 2025
本日は「#文化財防火デー」
熊本城でも消防訓練を行いました! pic.twitter.com/W1ruOPFl5K
前往熊本城可利用汽車或大眾運輸工具,交通便利。以下整理主要的交通方式。
■自駕車的情況
開車前往時,可利用以下高速公路:
- 熊本交流道:約30分鐘
- 益城熊本機場交流道:約30分鐘
- 植木交流道:約40分鐘
- 御船交流道:約40分鐘
- 阿蘇熊本機場:約45分鐘
停車建議使用二之丸停車場。
■大眾運輸的情況
從熊本車站搭乘熊本市電,在熊本城・市役所前站下車,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也可搭乘路線巴士在櫻町巴士轉運站下車後步行前往。搭乘熊本城周遊巴士「城巡」,從熊本車站約30分鐘即可抵達熊本城。
從阿蘇熊本機場利用大眾運輸前往時,可搭乘機場接駁巴士至櫻町巴士轉運站,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
3. 熊本城的歷史
【熊本城調査研究センターニュース🔍】
— 熊本城【公式】 (@kumamoto_castle) May 14, 2025
~企画展示「秘密の抜け穴!?-調査でわかった石門の秘密-」~
天守閣北側の石垣にトンネル状につくられた「石門」。令和6年度の発掘調査でわかった石門の秘密に迫る展示が5月9日から始まりました。… pic.twitter.com/nkpp333Uo8
熊本城的起源據傳可追溯至戰國時代鹿子木氏在茶臼山建造的隈本城。1601年,加藤清正入主隈本城,開始正式的築城工程。1607年堅固的城郭完工,隔年地名從隈本改名為熊本。
加藤清正不僅進行築城工程,也致力於領地的治水與農業開發,奠定了肥後國的基礎。由於這些功績,當地人稱他為清正公,至今仍受到民眾敬愛。
1632年,細川忠利從小倉入城,此後直到明治時代,熊本城都是細川家的居城。忠利也是將宮本武藏延攬至熊本的人物,武藏在此地執筆了《五輪書》等著作。
1877年的西南戰爭中,熊本城成為政府軍的據點。西鄉軍雖然攻打城池,但受到加藤清正建造的堅固結構阻擋,始終未能攻陷城池。然而,戰火導致天守與本丸御殿等眾多建築物燒燬。戰後推進城跡的整備工程,1955年被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跡。 此後陸續進行重建與復原,現在的熊本城成為傳達歷史重要性與復興努力的象徵。
4. 熊本城的入園費用與購票方式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 熊本城【公式】 (@kumamoto_castle) March 25, 2025
あと1週間ほどで新しい年度に切り替わります。
色々とバタバタする時期ですが、新たな生活・環境への期待を胸にラストスパートを走り切りましょう!!
大天守 pic.twitter.com/nvr3xdwLlp
熊本城的開園時間與入園費用等資訊如下。
■開園時間・休園日
開園時間(一般期間) | 9:00~17:00(最後入園16:00、天守閣最後登城16:30) |
---|---|
休園日 | 12月29日(惡劣天候時可能臨時休園) |
入園口 | 平日:僅南入口 假日:南入口・北入口皆可 ※團體建議使用南入口 |
※開園時間可能因活動等延長
■入園費用
區分 | 個人費用 | 體費用(30人以上) | 年間入園券 |
---|---|---|---|
高中生以上 | 800日圓 | 640日圓 | 1,600日圓 |
國中小學生 | 300日圓 | 240日圓 | – |
學齡前兒童 | 免費 | – |
※熊本市內居住的65歲以上民眾、市內就學的中小學生、持有身心障礙手冊等民眾,出示證明文件可免費入園(須至售票處窗口領取免費券)
※國中小學生不販售年間入園券
想避開人潮的遊客,建議利用熊本城官方網站的事前網路預約。此外,支援各種信用卡、電子錢包、QR碼支付等無現金支付方式。
出典:熊本城「観覧案内」
5. 熊本城的看點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 熊本城【公式】 (@kumamoto_castle) March 11, 2025
梅がまだギリ見ごろです🌸
散り始めてる梅もでてきましたので、ご覧になりたい方はお急ぎください!
大天守 pic.twitter.com/o7vL2V7eUl
熊本城擁有眾多可感受歷史與美麗的看點。重建的天守閣與本丸御殿、保留築城當時樣貌的宇土櫓、具有獨特結構的石垣群,以及綿延的長塀等,都各有看頭。以下介紹具代表性的5個看點。
5-1. 天守閣
熊本城的天守閣歷經震災復原,於2021年全面重新開放。 大天守與小天守並立的姿態威嚴壯觀,黑白對比更突顯其美麗。
內部規劃為歷史展示空間,可透過模型與影像了解從加藤清正築城、西南戰爭到熊本地震受災與復原的過程。耐震補強結構也以可見的形式展示,能實際感受復興的步伐。從最高樓層的展望空間可一覽熊本市街與阿蘇山脈,享受歷史與現代交錯的風景。
5-2. 本丸御殿
本丸御殿在熊本城築城時作為藩主的住所與政務場所而建造,但於1877年的西南戰爭中燒燬。2008年由當地職人運用傳統技術忠實復原,重現往昔風貌。
御殿內部鋪設榻榻米的大廣間與格調高雅的裝飾,可感受藩主的威嚴與大名文化的華麗。 其中,金箔與精細襖繪裝飾的昭君之間,作為招待貴賓的特別空間特別值得一看。
此外,御殿地下有稱為闇通路的珍貴石造通道,兼具防禦與機能性的結構展現了加藤清正的巧思。
5-3. 宇土櫓
宇土櫓是熊本城現存少數的重要文化財,是從1607年築城當初保存至今的珍貴建築物。三重五層地下一層的結構堪比天守閣,也被稱為第三天守。
外觀樸實卻力量十足,內部的粗大樑柱傳達了當時的建築技術。在眾多櫓都消失的情況下,只有宇土櫓保持其原貌。
然而,由於熊本地震造成重大損害,從2024年12月開始進行全面拆解工程。 目前只公開結構體,預計2032年完成復原。 這是只有現在才能近距離觀看的珍貴時期。
5-4. 石垣群
熊本城的石垣群擁有日本首屈一指的規模與技巧,體現了被稱為難攻不落名城的原因。 加藤清正建造的石垣設計為陡峭斜坡,極難攀登。
特別是反弓形狀也被稱為武者返,兼具阻擋敵人的防禦力與美觀。石材的色調與質感統一協調,近看每一塊都各具特色。
目前修復工作仍在進行中,在戌亥櫓與飯田丸五階櫓周邊,可以比較不同石垣的表情差異,增加參觀的樂趣。
5-5. 長塀
位於熊本城南側坪井川沿岸的長塀,是全長約242公尺的木造防禦設施。 建於江戶時代,作為現存最長級別的圍牆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結構中設有石落等防禦機能,發揮阻擋敵人入侵的作用。平成28年(2016年)的熊本地震中東側約80公尺倒塌,但於2021年完成修復,重現往昔風貌。
均衡優美的佇立姿態與自然的和諧十分出色,漫步其間可體驗其長度與歷史。從二之丸廣場可一覽全貌,在櫻花與紅葉季節特別值得觀賞。
總結
熊本城是加藤清正於1607年建造的日本三大名城之一,以堅固結構與美麗石垣為特色。天守閣、本丸御殿、宇土櫓等看點眾多,可感受歷史與建築的魅力。
2016年的熊本地震造成重大損害,但修復工程持續進行,天守閣已於2021年重新對外開放。目前修復作業仍在進行中,施工中的景象也成為關注焦點。從文化與復興兩方面重新檢視熊本城的價值。
※本文以2025年8月時點的資訊為基礎撰寫